第01版:第01版
摘要:中國人民大學召開會議,表彰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并部署新學期工作。會議強調了全面深化改革、推進黨建基層攻堅、發展新質理工
作者: 發布時間:2025-03-06
摘要:學校黨委常委會傳達學習全國統戰部長會議、全國組織部長會議、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思想,壓實統戰工作責任,加強黨對統戰工作的全面領導,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探索推進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路。
作者: 發布時間:2025-03-06
摘要:學校召開學院級單位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會議,強調考核要注重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效果導向相統一,把黨建之效轉化為發展之力。學校黨委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加強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
作者: 發布時間:2025-03-06
摘要:本文介紹了人大會議中召開的有關學校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核、學校黨委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會議的情況。黨委書記通報了學校黨委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情況,并代表領導班子作年度工作總結報告和干部選拔任用工作專題報告。與會人員認真聽取有關報告,對學校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進行年度考核民主測評和民主評議。
作者: 發布時間:2025-03-06
第02版:第02版
摘要: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張東剛一行到清華大學調研,雙方就推進新工科建設、開放辦學等領域深入合作進行交流。張東剛希望兩校加強合作,拓展合作領域,促進學科優勢資源互補,推動發展新質生產力。雙方還參觀了實驗室并就推進新工科建設進行了座談。
作者: 發布時間:2025-03-06
摘要:北京通州校區舉辦“京華大講堂”首場講座,北京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游鈞出席并講話,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解讀2025年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并給出策略建議。講座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進行。各單位要聚焦“學有所獲”,堅持事業為上,創新方式方法,全面提升現代化建設能力。
作者: 發布時間:2025-03-06
摘要:衛興華教授家屬在我校通州校區舉行捐贈儀式,將其生平實物、藏書、珍貴手稿等捐贈學校,書房場景復原特展同步舉行。學校黨委書記張東剛等領導參觀并表示這是對教育家精神的大力弘揚。
作者: 發布時間:2025-03-06
摘要:第十一屆全國社會保障學術大會在京舉行,會議主題為“進一步全面深化社會保障改革”。張東剛在致辭中指出,學校將為推進社會保障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貢獻教育力量,彰顯人民至上。鄭功成作主旨報告,強調要全面優化現行制度安排,讓人民群眾對社會保障制度有信心和預期。
作者: 發布時間:2025-03-06
摘要:中國人民大學新學期工作部署強調強化政治監督、推進教育科技變革,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路,并從八個方面部署新學期重點工作。學校將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國際交流合作和治理體系現代化。
作者: 發布時間:2025-03-06
摘要:文章總結了學校在加強黨建工作方面采取的措施,強調要持續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推進黨員隊伍建設,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展現新擔當新作為。各黨組織書記要認真學習領會、抓緊貫徹落實好基層黨建工作各項任務部署,以提升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為工作重點,合力推動學校全面深化綜合改革。
關鍵詞:學校黨建;黨組織書記;全面深化綜合改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新路;提升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
作者: 發布時間:2025-03-06
第03版:第03版
摘要:文章介紹了中華文明武夷研究院的建立及其學術活動,包括中華文明講壇、研學坊等,旨在挖掘中華文明內涵,促進文明交流互鑒,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中國精神,為人類文明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價值。
摘要:文章介紹了人大師生在武夷山建立的中華文明武夷研究院及其學術活動,包括中華文明講壇、研學坊等,旨在挖掘中華文明內涵,促進文明交流互鑒,彰顯性靈之美。這些活動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和學生參加,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了文化偉力。
作者: 發布時間:2025-03-06
第04版:第04版
摘要:本文介紹了陜甘寧邊區第一屆參議會的大禮堂所在地陜北公學大禮堂的歷史,其從初期的建筑情況、會議使用情況以及大禮堂舞臺等重要場所變遷等情況。文獻史料考證與現存建筑遺跡的修復工作,使得陜公大禮堂舊址成為人們赴延安考察學習的重要打卡地。
作者: 發布時間:2025-03-06
摘要:本文介紹了哲學作為思想的事業具有時代性,哲學概念只有指向明確的問題才有價值,哲學研究具有明確的時代性,哲學家在書寫新思時要面對所處的時代,哲學思考以對歷史規律的深刻認知為前提,哲學研究基于現實而面向未來。
摘要:哲學作為思想的事業,總是體現為時代精神的精華,它不僅厘清和豐富了思想的發生與演化的圖景,而且著眼于解析時代的重大問題。在任何時代,哲學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自明的。為此,哲學思考必須以對歷史規律的深刻認知為前提,并以新穎的思考方式對新時代的技術和新問題做出回應。在不確定性的現實中,深入探究和思考人類生活和發展的大趨勢,從真正的問題中挖掘可能性的空間。同時,本文也強調了哲學的現實性和實踐性,從源自主體的內在之思到與生活的深度融合。哲學家不僅關注微觀具體領域,還要從大問題和真問題出發,有效論證和深入思考,成為思想的事業的一部分。
作者: 發布時間:2025-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