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校發布中國鄉村振興指數
本報訊 8 月 25 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推進農村改革”研討會暨首屆鄉村振興指數發布會在我校舉行。本次會議由我校和中國鄉村發展協會指導,我校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高瓴人工智能學院共同主辦。
我校校長林尚立出席并致辭,常務副校長朱信凱主持。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黨組書記、局長劉煥鑫,中國工程院院士、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唐華俊,原農業部黨組副書記、常務副部長、農業農村部鄉村振興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尹成杰,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劉振偉,中國農業技術經濟學會會長、中國農業科學院原黨組書記陳萌山,山西省原副省長、省人大常委會原黨組書記郭迎光,浙江省政協原黨組副書記、副主席孫景淼,中國工程院院士、林學家尹偉倫,中國鄉村發展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農業農村部原國家首席獸醫官李金祥,安徽農業大學黨委書記張慶亮,河南財經政法大學黨委書記、校長司林勝,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副校長張揚等參加。
林尚立表示,鄉村振興是一項綜合性、系統性工程。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不僅需要采取切實有力的政策舉措,還需要構建科學有效的評價體系,客觀反映鄉村振興成效。我校發布《中國鄉村振興指數(2023)》并推動相關議題的深入交流探討,不僅是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一次成果驗收,也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的一次生動實踐,有助于加強鄉村振興工作的規劃依據和實踐指導,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持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希望課題組成員把學習全會精神和“常態化”的研究結合起來,把落實全會精神和“接地氣”的研究結合起來,把宣傳闡釋全會精神和“自主性”的研究結合起來,勇擔求解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重大課題和突出難題的歷史性任務,不斷為真正系統建構中國特色“三農”學派和農林經濟管理自主知識體系添枝加葉、強筋壯骨。
朱信凱表示,中國鄉村振興指數研發課題組提出了一套多維度系統評價省域、地市、縣域鄉村振興水平和潛力的指數體系以及區域案例解讀,建構了中國第一個全面系統的鄉村振興評價指數體系,為鄉村全面振興進度提供量化參考,并致力于推動指數的年度發布,為在鄉村振興領域建構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奠定了重要數據資料基礎。
會上,課題組執行負責人陳傳波發布中國鄉村振興指數研究成果。中國鄉村振興指數由全國、省、地、縣四套指數構成,采用統一評估框架,首次系統研究并設定了2035 年鄉村振興指標的目標值,為全國、省級、地級和縣級行政區鄉村振興進度提供量化參考。
(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