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鰲論壇上的人大聲音
本報訊 3 月 25 日至 28 日,以“在世界變局中共創亞洲未來”為主題,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舉行。新的“博鰲共識”在這里凝聚,更多“博鰲方案”從這里啟航。
我校校長林尚立,斯洛文尼亞前總統、通州·全球發展論壇理事長圖爾克,我校原副校長、國家一級教授、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吳曉求,原副校長、人口與健康學院院長杜鵬,重陽金融研究院院長王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副院長、國際關系學院教授王義桅等參加論壇,積極回應時代之題,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林尚立:讓各種文明就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對話
林尚立參加“加強文明對話,促進理解信任”圓桌會,分享推動開創世界各國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的思考。
“世界大變局之下,人類需要重新認識自己、構建秩序、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在不同文明間開展廣泛而深入的對話?!绷稚辛⒈硎?。
林尚立認為,要以文明對話增進互信,通過學術交流、文化互鑒、青年交往等方式,夯實合作的價值觀基礎。要以創新協同應對挑戰,加強科技創新合作,激活發展的內生動力。要以開放包容重塑秩序,提升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和話語權,維護多邊主義的核心地位。
林尚立表示,教育是增進國際理解、推動文明交流的基本途徑,高校是傳承人類文明、融通中外文化、增進文明互鑒的重要紐帶。如今,中國的大學正面臨著革命性的重塑。對不同文明的理解、對不同文明的吸收,是如今大學的生存之道和發展之道。
圖爾克:在全球變局中重建國際信任,強化《國際法》與多邊合作機制
圖爾克參加“高端對話:聯合國未來峰會之后的全球治理”“高端對話:在世界大變局中重建信任”和“加快落實可持續發展目標:下一步行動”分論壇并發言。他表示,在當前充滿不確定性的全球局勢下,重建信任既至關重要,也極具挑戰。
圖爾克表示,單極世界已經結束,“一個國家主導整個世界的局面一去不復返”。中國始終支持聯合國的統一框架,這對于促進全球信任建設至關重要。在回應“如何維護國際法和《聯合國憲章》的權威”時,圖爾克表示,國際法正在面臨削弱的風險。放棄國際法會帶來大量的負面后果,國際法的重要性應成為共識。
吳曉求: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
吳曉求主持“高端對話:中國改革與經濟前瞻”并在“構建開放世界經濟:挑戰與出路”分論壇上發言。他表示:“未來改革和政策調整的重點在于讓消費者、投資者、企業家、外資等市場主體對中國經濟的現在和未來充滿信心?!?
吳曉求認為,海南自貿港建設是高水平開放的新探索。2025年是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擴大開放之年,未來,開放仍然是中國實現高質量發展非常重要的因素,“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中國主張貿易自由化、投資便利化、經濟全球化,只有遵守基于各國的自然稟賦和比較優勢形成的國際貿易秩序,才能更好地促進全球經濟增長。
杜鵬:人口老齡化是打造亞洲命運共同體必然面對、必須解決的重大課題
杜鵬在“加強區域交流與合作,攜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分論壇主持圓桌討論環節時表示,亞洲地區集聚了經濟社會及人口老齡化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國家和地區,打造老齡化時代的亞洲命運共同體,需要推進各國分享互鑒老齡政策及實踐,深入探討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新思路新舉措。
他表示,應當深化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戰略對接,完善常態化溝通機制。亞洲各國應當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將人口老齡化的挑戰轉化為推動亞洲各國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生福祉改善的積極力量。與此同時,也應從國際、國別、國內層面綜合發力,形成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多主體合力。此外,還要暢通各種“硬聯通”和“軟聯通”,攜手挖掘銀發經濟紅利。中國銀發經濟的快速增長,必將為亞洲和全球經濟的增長提供強大推動力。
王文:在變局的漩渦中聽見亞洲的“心跳”
王文主持華商領袖與華人智庫圓桌會議,并在“激發亞洲區域合作新動能:巴基斯坦視角”分論壇上發言。他表示,今年博鰲亞洲論壇的主題充分反映了全球政商學界對全球政治經濟格局變革的關切。盡管政治風險、全球經濟復蘇乏力與科技革命沖擊等議題引發普遍焦慮,但商界領袖們“拒絕躺平、繼續前行”的宣言,仍展現出企業家們破局而生的韌性,折射出對中國經濟的堅定信心?!安椌拖褚粋€壓力轉換器,將焦慮轉化為解題的動能,”王文說。
在王文看來,地理上的亞洲與文化認同的亞洲存在巨大鴻溝,博鰲亞洲論壇正致力于通過思想交流彌合這種分裂。他認為,亞洲開放文化的形成,正在改寫“亞洲復雜性”的敘事邏輯,博鰲亞洲論壇傳遞的集體智慧,也賦予了亞洲國家更成熟的博弈策略。
王義桅:整合亞洲經貿合作機制,釋放區域大市場紅利
王義桅在 CCTV4《中國新聞》博鰲向未來節目接受采訪時表示,針對亞洲國家如何協調合作、推動區域自由貿易發展與亞洲經濟復蘇的問題,博鰲亞洲論壇對經濟全球化有著重要貢獻,可用“亞洲力量”“亞洲方案”“亞洲智慧”三個關鍵詞概括。一是亞洲力量。從規模來看,亞洲經濟總量在世界經濟中占據近半壁江山。從增長角度來看,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三分之一,印度等其他亞洲經濟體同樣表現出色。在質量層面,亞洲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持續提升。
二是亞洲方案。亞洲在區域經濟合作機制方面成果豐碩,為全球經濟發展貢獻了重要方案?!秴^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等機制化建設既彰顯了亞洲推動區域經濟合作的引領作用,也為世界經濟合作提供了可借鑒的實踐范例。
三是亞洲智慧。亞洲在化解沖突與分歧、維護地區和平穩定方面積累了寶貴經驗。冷戰結束后,亞洲積極靈活采用多種方法妥善處理地區矛盾問題,促進了亞洲的和平與繁榮,這是亞洲智慧對世界的重要貢獻。
立時代之潮頭,發思想之先聲。國際舞臺上,人大人始終以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為學術己任,以彰顯中國之路、中國之治、中國之理為思想追求,積極傳播中國聲音、中國理論、中國思想。
(新華社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 《環球時報》 澎湃新聞 長江新聞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