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校大力深化國內合作 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教育力量
推動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 不斷開創互促共贏新局面
2月9日,我校與蘇州市人民政府簽署深化合作協議,我校蘇州人工智能學院、蘇州人工智能實驗室揭牌,開啟校地合作新篇章。
我校黨委書記張東剛、校長林尚立,常務副校長、人大附中聯合學??傂PiL朱信凱,人大附中暨人大附中聯合總校名譽校長劉彭芝;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劉小濤,江蘇省教育廳廳長、黨組書記、省委教育工委書記江涌,蘇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吳慶文,蘇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顧海東,蘇州市委常委、蘇州工業園區黨工委書記沈覓,蘇州市政府秘書長俞愉出席,我校副校長、蘇州校區管理委員會主任鄭新業主持。朱信凱、顧海東代表雙方簽署《蘇州市人民政府中國人民大學深化合作協議》。
根據協議,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通過創辦新型學院、創建人才集聚高地、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創立開放交流平臺,共同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改革示范高地,將蘇州校區建設成為新時代學校事業發展的新增長極,助力蘇州當好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排頭兵。
蘇州人工智能學院、蘇州人工智能實驗室將聚焦技術應用與賦能區域經濟,與注重理論創新與人文交叉的中關村校區高瓴人工智能學院在建設定位、學科發展、科研方向和區域服務上形成錯位發展格局,努力構建政府、產業、學術、研究和應用一體化平臺,為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有力支撐。
張東剛、林尚立、劉小濤、吳慶文共同為蘇州人工智能學院、蘇州人工智能實驗室揭牌。
張東剛表示,中國人民大學與蘇州市長期以來團結共濟、齊心共筑、合力共進,共同塑造立德樹人新格局,共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實踐。學校將與蘇州市一道,以新改革促進新發展,以新布局構建新格局,以新合作拓展新空間,攜手為中國式現代化特別是
蘇州實踐增動能、育新人、塑品牌,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劉小濤表示,此次戰略協議的簽訂,標志著雙方合作進入全新階段。懇請中國人民大學繼續發揮人文薈萃、智力密集的獨特優勢,與蘇州市在人文經濟、人工智能、智慧治理、國際交流等方面深化合作,進一步增加在蘇學科布局、擴大辦學規模。蘇州將一如既往做好服務保障,不斷開創校地雙方協同發展、互促共贏新局面。
北京市 通州區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
1 月 24 日,我校與北京市通州區簽署系列合作協議,進一步深化雙方戰略合作關系,校地合作再啟新程。
在我校黨委書記張東剛、北京市通州區委書記孟景偉共同見證下,我校常務副校長朱信凱、北京市通州區區長鄭皓代表雙方簽署《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政府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北京市通州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侯健美,副區長董明慧,區檢察院檢察長李辰出席。我校副校長支曉強主持。
我校與北京市通州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主動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重大戰略,將本著“優勢互補、共求實效、共謀發展、戰略共贏”的原則,在通州校區建設、教育辦學、智庫研究等方面持續深化務實合作,進一步推動我校加快建設“讓黨放心、人民滿意、世界一流”大學,推進通州區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
張東剛表示,此次雙方簽署系列合作協議,是深化全面合作的又一里程碑,更是攜手共促發展的又一新起點,希望雙方以此為契機,堅持超前部署,打造高校和地方深度合作、互促互進新樣板,將戰略合作推向更深層次;聚焦立德樹人,打造大中小幼教育一體發展、耦合聯動新樣板,將育人合作推向更廣領域;面向國際舞臺,打造中華文明傳承創新、對外傳播新樣板,將開放合作推向更高水平,為推動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首都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貢獻力量。
孟景偉表示,中國人民大學秉承“黨辦的大學讓黨放心、人民的大學不負人民”的精神品格,在教育、科研、社會服務等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通州區將做好各項服務保障,與中國人民大學相互賦能、相互成就,推動校地合作走向縱深、結出累累碩果,為中國人民大學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路,為推動城市副中
心高質量發展不斷注入強大動能。
簽約儀式上,雙方還分別簽署《中國人民大學通州校區管理部與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檢察院合作框架協議》《中國人民大學招生就業處與通州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人才交流合作框架協議》和《共青團中國人民大學委員會 共青團北京市通州區委員會合作協議》系列合作協議。
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 建設近零碳示范校園
近日,我校與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在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舉行。我校校長林尚立,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張鐵恒出席并見證簽約。我校常務副校長朱信凱、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副總經理史景堅代表雙方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通州供電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邱明泉出席。簽約儀式由張鐵恒主持。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碳達峰碳中和的重大決策部署,我校和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本著“優勢互補、謀求實效、共謀發展、合作共贏”的原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圍繞“降碳、增效、示范、育人”開展務實合作,著力降低校園整體碳排放、助力校園安全用能、建立全面的碳排放管理體系、營造校園低碳文化氛圍、推動產學研融合發展、強化特色人才培養供給,努力將中國人民大學通州校區打造成“國內首座、副中心唯一”的近零碳示范校園,以綠色近零碳示范校園發展新模式為首都經濟高質量發展和能源綠色低碳轉型作出新貢獻。
林尚立表示,2024年9月,我校通州校區正式啟用,標志著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重點項目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也標志著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在中國人民大學生花結果。站在事業發展新起點上,學校將攜手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緊緊圍繞城市副中心和首都發展的戰略擘畫,統籌推進科技攻關、資源共享、人才培養等領域深度合作,以新理念建設新校園、在打造“國內首座、副中心唯一”近零碳示范校園上銳意探索,以新模式賦能育新人、在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上先行示范,積極助力首都綠色低碳轉型,更好服務新時代首都高質量發展。
張鐵恒表示,中國人民大學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也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高度重視中國人民大學通州校區建設,及時高效優質地完成了電力保障工作。公司將以此次簽約為契機,強化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不斷推動雙方合作走深走實,努力打造校企協同發展的典范、近零碳校園的典范、特色人才培養的典范,為中國人民大學通州校區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貢獻電力力量。
經緯集團 助力品牌強國建設
近日,我校與經緯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我校校長林尚立,香港經緯集團董事會副主席、執行總裁,上海市政協委員,香港中國商會會長陳亨利出席并見證簽約。我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王易,香港中國商會創會會長、廣東省政協委員、經緯集團董事陳丹丹代表雙方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品牌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續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疾煺{研時重要講話精神,我校與經緯集團將秉持“合作共贏、共謀發展”的原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共建品牌中國研究院(上海中心)及品牌產業園,服務中國品牌建設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林尚立表示,我校與經緯集團共建品牌中國研究院(上海中心)及品牌產業園,是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生動實踐。本次簽約是雙方深入合作的開始,期待雙方充分發揮各自優勢,以品牌產業園為載體,推動校企合作取得引領性創新,以品牌中國事業助力中國品牌產品硬實力、文化軟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不斷提升。
陳亨利表示,此次簽約是推動校企長期合作邁向新臺階的具體行動,更是助力中國品牌建設邁向新高度的重要舉措。未來,經緯集團將與中國人民大學圍繞服務品牌強國建設這一共同目標,以品牌中國研究院(上海中心)建設為核心抓手,搭建從研究理論到實踐商業應用的閉環生態體系,為中國品牌建設提供全方位支持,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我校教育基金會秘書長趙瀟和陳丹丹代表雙方簽署捐贈協議,我校商學院院長易靖韜和陳丹丹代表雙方簽署品牌中國研究院(上海中心)建設合作備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