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九屆(2025年度)中國資本市場論壇舉行
期次:第1870期
查看:36
本報訊 1月11日,“金融強國與資本市場發展”第二十九屆(2025年度)中國資本市場論壇舉行。我校黨委書記張東剛、國融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智河出席并致辭。我校副校長鄭新業主持。
張東剛表示,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關系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局。我校持續深化金融高質量發展的科學研究、智庫服務、人才培養、交流合作,努力為建設金融強國提供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希望與會各界攜手團結奮斗,把牢建設金融強國之“根”、集智聚力推動理論研究闡釋,把好金融學科發展之“向”、集智聚力建構自主知識體系,把準資本市場發展之“脈”、集智聚力服務高質量發展,在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上挺膺擔當、當好先鋒,為以金融高質量發展助力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多建睿智之言、多謀創新之舉、多獻務實之策。
張智河表示,證券行業作為連接實體經濟和資本市場的橋梁,在金融的實踐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近一年來,證券行業緊緊圍繞加快建設金融強國這一重大目標任務,著力提升金融風險防控水平,優化業務模式和服務質量,扎實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等五篇大文章,努力提升行業優勢。國融證券將繼續不斷優化服務實體的業務循環,堅持合規經營,為構建穩健而有活力的資本市場和實現經濟的發展貢獻力量。
我校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院長、國家一級教授吳曉求發布報告《金融強國——中國之路》。該報告在研究英美國家金融強國發展歷史的基礎上,探討金融強國建設的中國之路,系統分析了中國實現金融強國目標的路徑和方式方法。
在主旨演講環節,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戴相龍,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原主席肖鋼,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原副院長高培勇,中證金融研究院院長毛寒松先后發言。
戴相龍表示,發展資本市場要全面增強建設我國強大資本市場的信心,通過多方努力推動證券市場發展,特別是提高證券公司的公信度和把長期資金轉化為資本的能力,同時加強監管,發展機構投資,維護我國證券市場穩定。
肖鋼表示,發展耐心資本是系統工程,具有重要意義,為此要著力構建良好的生態環境。具體來看,需要更好發揮私募股權創投基金作用,持續改進政府引導基金功能,大力發展風險投資基金,打造一流的投資家隊伍。
高培勇表示,當下中國的財政政策目標實施,最為關鍵的就是夯實更加積極財政政策的地方財政基礎,而施行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是增加地方財政自主財力、提升地方財政自主性的關鍵,這需要厘清一系列問題,確保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目標落地見效。
毛寒松表示,當前中國資本市場已經進入從量的增長轉向質的提升的發展階段,下一階段推動資本市場改革的重點任務,需聚焦強化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機制、著力提升資本市場的定價效率、大力促進長期資金和耐心資本的發展、培育市場的投融資文化等問題。
在主題演講與討論環節,國家一級教授、我校財政金融學院教授王國剛,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田軒,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原院長劉尚希,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所長張曉晶,我校中國財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瞿強圍繞“中國資本市場改革重點”主題作演講,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應展宇、我校國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長馬勇點評。
在主題討論環節,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一帶一路學院研究員萬喆,上海重陽投資董事長兼首席經濟學家王慶,和君咨詢集團董事長王明夫,經濟學者任澤平,我校國際并購與投資研究所所長汪昌云,我校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國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長錢宗鑫,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我校國家經濟學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主任譚松濤圍繞“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趨勢”主題進行討論,中國農業大學期貨與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主任常清、我校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助理郭彪點評。
(財政金融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