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輩子做好事”
■《吳玉章全集》編纂課題工作組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在中國近現代史上,有一位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近乎完人的人,即“延安五老”之一的吳玉章。1940 年 1 月 15日,毛澤東同志在中共中央為吳玉章補辦的六十壽辰慶祝會上有感而發講了這樣一段話,對吳玉章作了高度評價:“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一貫地有益于廣大群眾,一貫地有益于青年,一貫地有益于革命,艱苦奮斗幾十年如一日,這才是最難最難的??!”“我們的吳玉章老同志就是這樣一個幾十年如一日的人?!?/p>
從早年追隨孫中山開展舊民主主義革命,到后來加入中國共產黨,投身于偉大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吳玉章在中國近現代史上每一個轉折關頭,都站在革命的進步的一面,始終奮進在時代的最前列,被譽為“一部活的中國革命史的縮影”。
吳玉章是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者”。生于外憂內患的年代,吳玉章對國家前途、民族命運憂心如焚,積極尋找救亡圖存的道路,1903年東渡日本,1905年加入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同盟會,積極組織反抗清政府的武裝起義。1911 年,他奉命回四川領導四川人民的保路運動,發動了榮縣獨立和內江起義,建立了中國第一個縣級革命政權,這也是同盟會真正組織和領導的第一次成功的起義,比武昌起義還早15 天。
吳玉章是共產主義事業的忠誠“奮斗者”。他于 1925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為爭取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為實現共產主義而不懈斗爭。他參加過南昌起義并擔任革命委員會委員兼前敵委員會秘書廳秘書長,起義失敗后被派往蘇聯、法國等歐洲國家工作,參加過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等。1938 年回國后,擔任陜甘寧邊區文化工作委員會主任、魯迅藝術學院院長等職。1945 年 12 月,隨周恩來去重慶,參加政治協商會議,為新民主主義革命作出了卓越的貢獻。1938 年底在一次與蔣介石的會面中,蔣介石對他說:你是老同盟會、國民黨的老前輩,還是回到國民黨來吧。吳玉章明確表示:“我加入共產黨是相信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科學真理,深知只有共產主義才是社會發展的唯一正確道路,對于這一點,我是不動搖的,決不會二三其德,毫無氣節的!”
吳玉章是新型文教事業的堅定“開拓者”。他篤信教育振興中華的理念,曾表示“我一生都樂于辦學校,愿為國家培養人才作貢獻”。他早年倡導并組織留法儉學會,后在法國發起創辦勤工儉學會和華法教育會。吳玉章青年時代就立志于文字改革,在蘇聯期間認真研究中國文字拼音化方案,在延安時期積極研究和推行新文字運動,新中國成立后,領導全國的文字改革工作,制定并實施了《漢字簡化方案》《漢語拼音方案》,推廣普通話,成為我國文字改革的先驅,為新中國文字改革作出了開創性貢獻。
吳玉章是中國人民大學的卓越“締造者”。1937年,黨中央決定創辦陜北公學,專門培養抗戰人才,吳玉章深以為然并積極奔走籌備,作為陜北公學籌備委員會的重要成員,對如何辦好陜北公學提了許多寶貴意見。1948 年,華北大學組建成立,周恩來致信商請吳玉章擔任校長。新中國成立后 ,中央人民政府以華北大學為基礎創辦中國人民大學,毛澤東同志簽發任命書請吳玉章擔任校長。吳玉章擔任中國人民大學首任校長達17年之久,為中國人民大學奠定的堅實基礎、留下的光榮傳統、形成的優良校風、塑造的辦學風格,始終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大師生不斷砥礪奮進。1960 年 5 月,他以 80多歲的高齡,寫下一首“自勵詩”:“春蠶到死絲方盡,人至期頤亦不休。一息尚存須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疇?!?8 歲高齡的他還時常登上講臺給中國人民大學師生講黨史。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吳玉章全集》所收內容,突出表現了吳玉章“一貫地有益于廣大群眾,一貫地有益于青年,一貫地有益于革命”,“始終是站在時代的前面奮斗著”,代表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心系百姓、關注現實、服務國家社會的優良傳統,具有重要且獨特的史料研究價值。
吳玉章曾說,“能夠獻身于自己祖國的事業,為實現理想而斗爭,這是最光榮不過的事情了”。讓我們重溫吳玉章的光輝思想,傳承發揚紅色教育家精神,“樹雄心,立大志”,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