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級先進基層黨組織(基層黨支部)負責人代表
楊子強 黨委學生工作部(處)黨支部書記、副部長
作為“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樣板支部”,黨委學生工作部(處)黨支部在歷任支部書記帶領下,有著“召之即來”的優良傳統、有著“來之能戰”的優良作風、有著“戰之必勝”的優異成績。特別是過去幾年,支部全體成員始終在一線經風雨、見世面,長才干、壯筋骨,努力淬煉擔當作為的硬脊梁、鐵肩膀、真本領。我們深切感受到,要成為一支以“造就一大批先鋒分子”為志向的隊伍,首先自己就要努力鍛造成為一個先鋒的支部。
一個先鋒的支部要以思想為魂。理想信念的堅定,源于思想認識的清醒和自覺。一個重視學習、重視思想、重視理論的支部,靈魂才有力量、戰略才有眼光、工作才有定力。黨委學生工作部(處)黨支部始終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支委會、小組會、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的“第一議題”,在原文原著原理上用力一些,在立場觀點方法上學深一些,在深化內化轉化上謀遠一些。正是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們精心設計的“中國式現代化大講堂”成為全國高校“形勢與政策課”改革創新的標桿,我們聯手打造的“北京中軸線上的大思政課”成為展現“兩個結合”的生動畫卷,我們即將全面啟動的“大國邊疆”育人工程也一定能成為引領學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田野課堂”。
一個先鋒的支部要以組織為綱。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解決“上熱下冷”“內熱外冷”“時熱時冷”的問題歸根到底要真正把人有效組織起來。新形勢下,學生“原子化”“圈層化”特點比較突出,需要我們以“組織”的名義幫助他們在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里獲得更多安全感,在虛實相生、真假難辨的二元世界里獲得更多親密感,在穿越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為什么而活著”“什么是我的價值”的追問里獲得更多意義感,在爭取人心上與各種樣式的“非建制”組織賽跑、與各種形態的“非傳統”風險博弈。正因如此,我們投入更多資源加強書院成長、班團管理、宿舍生活單元格等建設,在“向心化”和“一體化”的工作取向中,努力解決“碎片化”帶來的基層組織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
一個先鋒的支部要以爭優為志。我們昨天剛從甘肅招生回來,到了最前線,我們才更加理解“從不愿落后、從不屑茍且”真的是人大人的一種品格。這種爭先不是風頭主義,而是在做與不做之間、在敷衍和用心之間、在循舊和創新之間有所選擇。一個以先鋒為名的支部,要有一種把工作當作儀式的自覺。同學們在天安門城樓上的那份驕傲,觀看《陜北公學》時的那行熱淚,見到英雄杜富國、航天員劉洋時的那種崇敬,走進“一站式”學生社區感受到的那份溫暖,就是對這種選擇最高的褒獎。
老師們、同學們,“先鋒”這兩個字在我們黨的百年征程中,是有理想榮光、是有蓬勃朝氣、是有渾身干勁、是有犧牲精神、是有人格形象的。每每想到習近平總書記把這樣的詞語贈予人大青年,就越是感到領袖囑托不可辜負,就越是感到偉大事業必須用心用情。要成為這樣的人、要鍛造這樣的集體,是不容易的。但我們相信,有了篤定的方向,就沒有退怯的理由,正如吳玉章老校長的那句話——“東風得勢,時代更新。趁此時機,奮勇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