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教育家”高銘暄學術館在浙江玉環開館

本報訊 4月7日,高銘暄學術館在浙江玉環開館,高銘暄學術思想研討會同期舉行?!叭嗣窠逃摇眹覙s譽稱號獲得者、中國人民大學榮譽一級教授高銘暄,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張東剛,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高憬宏,最高人民檢察院二級大檢察官、中國犯罪學研究會會長萬春,中國法學會副會長、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長、大法官姜偉,中國法學會案例法學研究會會長、最高人民法院原審委會專委、大法官胡云騰,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副司長黃小華,浙江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王成國,中國刑法學研究會會長、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賈宇,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李占國等出席活動。
高銘暄、張東剛、王成國、賈宇,臺州市委書記李躍旗,玉環市委書記周陽共同為學術館揭牌。學術館系統總結回顧了高銘暄先生為新中國法治建設和法學學科發展作出的卓越貢獻,除了陳列大量的著作文獻之外,還展示了高銘暄先生珍貴的手稿原件、筆記原文。
為弘揚為學求真的大師淵范,傳承中國高等教育的紅色基因,深度用好“大先生”思想資源,發揮高銘暄學術館實踐教學優勢,中國人民大學授予高銘暄學術館“中國人民大學人才培養教育基地”銘牌,張東剛為學術館館長王秀梅授牌。
張東剛在致辭中表示,高銘暄先生是當今中國高等教育和法治建設的一面旗幟,是新時代人民教育家的典范和“大先生”的標桿。建設高銘暄學術館,是弘揚人民教育家精神品格的創新之舉,是建構中國自主法學知識體系的務實之策,是滋養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建設法治中國的有力推動。學術館彰顯了玉環市海港特色的文化脈絡,承載了高銘暄先生對故鄉的深厚感情,對于弘揚“人民教育家”精神品格、推動法學學科建設以及傳播法治精神具有重要意義。
張東剛強調,中國人民大學將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進一步深度參與高銘暄學術館的建設和利用,著力加強交流合作,與玉環市委市政府一道,共同講好新時代“大先生”的故事、“人民教育家”的故事,弘揚“人民教育家”精神品格,努力把學術館打造成為培育“四有”好老師的重要基地、構建法學自主知識體系的前沿高地、弘揚法治精神的堅實陣地,為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提供強大精神力量!
賈宇號召全體刑法學界同仁,以高銘暄先生為榜樣,秉承前輩們艱苦奮斗的精神和優秀的學術品格,在習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在實踐中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努力構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刑法學理論體系,為推動中國刑事法治現代化作出應有貢獻。
周陽表示,要以高銘暄學術館開館為起點,大力弘揚社會新風尚,把先生的高尚品德融入城市精神的最深處,積極開展學術研究、法治宣傳、普法教育等活動,將場館打造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學術交流平臺和法學教育基地。
高銘暄在答謝致辭中表示,學術館開館后,將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秉持“公益原則”,希望可以為家鄉玉環的法治建設發展、為青少年的普法教育、為國家及國際法學學術交流活動的開展盡微薄之力。
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高憬宏,最高人民檢察院二級大檢察官、中國犯罪學研究會會長萬春,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副司長黃小華,高銘暄先生學生代表、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陳興良,王秀梅先后致辭,國際刑法學協會、澳門刑法學研究會專門發來書面致賀。
在當日下午舉行的高銘暄學術思想研討會上,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王軼,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教授趙秉志,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陳興良,姜偉,京都律師事務所創始合伙人田文昌,澳門大學法學院教授趙國強,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副校長林維,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院長梁迎修,浙江大學法學院常務副院長胡銘,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黎宏,武漢大學法學院副院長何榮功從不同角度闡述了高銘暄先生的學術思想。
(黨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