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略談《周易》的當代啟示
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陳洪演講
黑格爾曾說,“哲學就像密涅瓦的貓頭鷹一樣,它不是在旭日東升的時候在藍天里翱翔,而是在薄暮降臨時悄然起飛”。陳洪指出,一種思想的出現與歷史條件有關,也正是在當時巨大的歷史沖突節點下,《周易》孕育而生?!吨芤住返暮诵木駧в幸环N憂患意識,它能為身處在困頓之境的人指明道路。這種千年前古老智慧在今天仍大放異彩,給予當今世界豐富的啟示,在中國古代社會和世界范圍內具有相當的傳播與影響?!吨芤住芳纫媒泴W眼光,也要用思想史眼光來看待。學術界治《易》的兩種主要路徑,一種是知識考古讀法,另一種是思想史視角。對于學人來說,前者知之,后者行之。陳洪將
《周易》與希臘學者巴門尼德的“陰陽”觀進行對比,提出看待《周易》時的兩條重要原則:對立與統一、變化與平衡。
陳洪通過對“三陽
(羊)開泰”“否極泰來”等生動例證深入分析,結合當前世界性貧富差距問題現狀,展現《周易》能夠指引現實生活,為當下世界提供借鑒,成為真正的、扎根于當下現實背景的大智慧。他指出,《周易》大智慧同樣體現在人格修養層面。通過對“乾”“坤”兩卦的辯證分析,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強調人的主體性?!暗貏堇?,君子以厚德載物”體現人的主體間性。人的主體性固然重要,卻不是無止境的、壓倒一切的,人同樣要關注和重視主體間性,要效法大地、厚德載物,莫讓主體性壓倒主體間性?!吨芤住匪w現的人格精神發展到孔子時代,便成為其思想的核心———“忠恕”。一以貫之,我國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之思?!吨芤住吩趥€人層面對于人的主體性、主體間性的討論,也為個人發展與人類命運共同體背景下的國際交往提供了深刻的借鑒。
中山大學哲學系俄羅斯籍研究員漢伊理(Kanaev,IlyaA.)回應
他表示,陳洪教授從思想史的角度對《周易》的文化闡釋十分具有啟發性。與陳洪教授不同,自己則主要從考古材料和歷史經典出發,特別關注了《周易》對甲骨文占卜實踐的繼承?!吨芤住返暮诵牧呢猿幸u于甲骨文占卜實踐。在甲骨文占卜過程中,通過引入數字,古人得以對占卜實踐結果的保存進行簡單化的處理。在此實踐過程中,六十四卦系統逐漸形成。他認為,使用數字記錄占卜的方式使得占卜實踐趨向形式化,啟發著認知方法的不斷進步。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碩果累累,要理解人類文明的進程與成果,必須要理解中國文化?!吨芤住返乃枷朐跀登臧l展中深刻影響著中國文化,對《周易》進行深入研究,為我們進一步理解中國文化發展、體察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豐富的思想基礎。
交流討論
我校文學院楊慧林教授、哲學院溫海明教授、國學院俄羅斯籍學者索羅寧教授在中西文化比較的視野下,與二位學者圍繞《周易》的多方面問題展開熱烈的討論。學者們提出,在漢學之新義的視角上,中國古代智慧與西方文化仍有著很大的對話空間。陳洪教授以龔自珍詩句作為回應:“未濟終焉心縹緲,百事翻從缺陷好。吟道夕陽山外山,古今誰免余情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