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年賀詞
期次:第1748期
作者:校長劉偉 黨委書記靳諾 查看:226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2020年在全校師生團結奮進中悄然離去,2021年帶著希望向我們走來。我們謹代表中國人民大學,向全校師生員工、離退休同志、海內外校友,向關心與支持學校事業發展的社會各界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謝和美好的祝福!
2020年,信仰的力量支撐我們砥礪前行。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之年,是脫貧攻堅決戰之年,也是學校命名組建七十周年。黨的領導和紅色基因七十年來薪火傳承,“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不敢或忘,“立學為民、治學報國”的辦學宗旨始終秉持。這一年,7758名畢業生自這里出發,奔赴祖國最需要的地方;8897名新生加入人大人的行列,繼續講述始終奮進在時代前列的“人大故事”。
2020年,偉大抗疫精神擦亮了青春底色。這一年,我們經受住了重大考驗。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襲來,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舉全校之力,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全校師生員工共同努力,師生在云端相聚,黨旗在戰“疫”中飄揚,沒有讓一個學生“失學”,沒有讓一個角落“失控”。
2020年,宏偉藍圖以奮進之筆著墨。這一年,學校“雙一流”建設事業取得新進展。哲學等22個專業被認定為2019年度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增設“人工智能”本科專業,化學學科獲批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明德書院、明理書院掛牌成立;我們持續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集優勢學術力量組建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院;第五輪學科評估工作全面啟動,抓緊抓實研究生教育改革和人才培養工作;召開首次院長抓學科建設述職評議考核會,推進學院學科建設。這一年,中外文化交流結出碩果。國際文化交流學術聯盟由我校發起成立,首屆“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大會、首屆“全球青少年圖靈計劃”順利推進,中法學院獲批增設新專業,首屆中法數學實驗班開班。這一年,校園建設大踏步前進。中關村校區東南區項目竣工交付使用,老校區面向社會預約開放,通州新校區在建項目封頂、22萬平方米新建項目開工。
2020年,甘美果實是對師者最好的回饋。這一年,教學科研捷報頻傳。我校CSSCI核心期刊發文量連續15年位居高校首位;獲得2項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立項;以17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成功立項,立項數位居全國第一;以41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重點項目數位列全國高校首位;多位師生榮獲2020年寶鋼教育獎。這一年,理工科建設實現重大突破,首獲中美兩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國際合作資助;盧仲毅團隊成果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78個項目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立項數創歷史新高;以30項北京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居北京市規劃類項目立項數首位。
歲尾回眸,我們銘記著一道道無私奉獻的身影。那是獲授國家榮譽“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的9位人大人,是為我國《民法典》編纂接續奮斗數十年的人大法學家團隊,是實現我校國家自然科學獎“零的突破”的物理學家團隊,是2020年“最美教師”、馬克思主義學院王易教授,他們身上,流淌著人大人“立學為民、治學報國”的鏗鏘熱血。
扶貧路上,我們記錄了一頁頁攜手共進的故事。長期以來,我們以“教育扶貧、智力扶貧、產業扶貧”為主線,在云南蘭坪這片杜鵑花開的紅土地上書寫下“扶貧先扶志”“治貧先治愚”的動人詩篇,助力扶貧任務完成,點亮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星火,用實際行動書寫“一步跨千年”的脫貧故事。
滄海橫流,人間正道,總有“將登太行雪滿山”的坎坷與艱辛,但沒有一段坎坷不可逾越,我們定會迎來“長風破浪會有時”的偉大新征程。2021年是我國“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這所以人民命名的學校,將始終與時代同頻共振,夯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等教育發展壯大的事業根基,進一步凝聚應對新時代風險挑戰的事業動力,不斷開創堅守與創新、傳承與奮斗的新篇章。
疫去春歸時,直下看山河,讓我們銳意進取,昂揚向上,以堅如磐石的信心、只爭朝夕的勁頭、堅韌不拔的毅力,永遠奮進在時代前列!